搶得先機的洞察力



緊盯美國是錯的,你需要看懂世界趨勢的新方法



文明的代價:追求繁榮、效率、正義、永續,沒有白吃午餐





菁英商學院教材 商業簡報SOP:成功的演講不需特別的才能!打動人心的勝利方程式



商品網址: http://easyfun.biz/redirect.php?k=55aa603e9044374d866e06eab10f05bf&uid1=&uid2=&uid3=&uid4=&uid5=

商品訊息功能:

商品訊息描述:

成功的演講不需特別的才能!掌握「標準作業程序」輕鬆上台

獲得打動人心的勝利方程式,就靠這本了!



透過經營的商學院以及企業進修的場合,有許多機會來聆聽生意人在「人前發表統整好的話題」。雖然嘴上說著對此感到棘手,但來聽「商務簡報」課程的人卻是絡繹不絕,實際上,在課題發表等方面,能經常做出讓其他學員想著「原來如此」並認可其演講的學員,在20到30人的班級中,也只有寥寥數人。書店裡簡報相關書籍所佔據的空間,也能視作是反映出生意人不擅長簡報的現象吧!

本書是為填補這種落差,以GLOBIS在商學院和企業進修中,實施的「商務簡報」課程內容為基礎所寫成的。對象則是廣泛地一般生意人。而設想的則是在極為日常的簡報&演講的場面中來活用。

如前所述,史蒂夫?賈伯斯或歐巴馬總統這種有著超凡魅力的重量級簡報,並不是誰都可以辦到。不過,我們認為在透過一定的思考流程、組織之後,不管是怎樣的生意人也好,都能在日常的簡報上有所提升。

以整體的結構來說,在第1章將會具體深入思考,對生意人來說應該視為目標的「好的簡報」,然後對此來解說實際準備簡報之際的基本思考方式。而第2章到第4章則是順著簡報的準備階段,更加詳細地解說在各階段要注意哪些地方,應該進行怎樣的準備。按照此處介紹的原則來進行準備的話,即使是不習慣簡報或是抱持著不擅長想法的人也好,也能充分組織起跨過合格線水準的內容。

最後的第5章,則相對於之前的準備階段,解說實際登台時的心理準備和小技巧。市面上大多的簡報指南書,可以說主要都在解說這個部分。雖然本書也理所當然地會談到,但為了強調第2章到第4章的「準備流程」,特意將其控制在較為簡潔的形式。

此外,由於希望讓各位讀者能夠更有臨場感地閱讀下去,採取在各章的開頭放上「故事」的形式,來介紹實際進行簡報準備之際容易落入的陷阱。在各章中也會介紹一些生意人實際經驗過的失敗例子(各種設定皆替換成虛構的)。各位不也會想起一些經歷過的故事嗎?希望能以這些例子為鏡,來提升自己的簡報技術。

本書一心期盼能為眾多生意人消除對簡報的不擅長意識,並且希望做為後援,讓各位站在人前說話時,能有一種雀躍的心情。那麼,就讓我們從這裡開始吧!

本書特色

第1章對一般生意人要求的簡報,是「打動聽眾」的簡報

●以達成談話者目的的形式打動聽者,就是好的簡報。

●並非只有以眾人為對象,並在引人注目場面下所進行的盛大簡報才算得上是簡報。

第2章要從「想讓聽者成為怎樣的狀態」的觀點,來具體描繪簡報的目的

●首先以「5W1H」來掌握大略的預設狀況

●一邊以思考和情感的兩面來分析聽者,一邊決定要作為目的的狀態

●在商務現場被委託簡報時,往往因為現場的形勢和某些迷思而貿然斷定了目的。一定要冷靜並客觀地看準目的之後,再開始進行準備

●決定好的目的,從之後的準備到實施的整個流程中,都要強烈地去留意。

第3章以聽者的觀點找出「聽者似乎會感到疑問的部分」,決定在簡報中「什麼是必須談論的」

●暫且封印「自己想說的事」,從聽者的立場來思考

●使用「整體—部分」、「過去—現在—未來」這類的框架,廣闊地瞭望聽者的想法

●以回答聽者疑問的形式,思考包含在簡報中的訊息與邏輯

第4章投影片製作時,重要的是不要超出訊息和情節的範圍

●將「一張投影片一個訊息」作為原則

●即便在一張投影片中,也要顧慮到「訊息」與投影片內所寫情報的整合性

●(一邊投影到螢幕上一邊簡報的情況下)重視從相隔一段距離的位置來看時,瞬間就能看清楚這點

●也要留心去省略對訊息沒有貢獻的多餘情報或點綴

第5章平時就要留意「行為舉止」與「說話方式」,來掌握這些技巧

●一個人約2、3秒,可不要忘了看著對方眼睛來說話的眼神交流

●以筆直的姿勢站著,在談話最高潮時不要搖來晃去的

●要做動作時,要緩慢地、大幅度地、坦蕩地

●搭配訊息,也要有豐富的表情

●儀容要配合聽者、訊息、自己的特質

●每句話用適當的音量、清晰地說出來

●認識自己的迷人之處,並從平常就多加留意,來進行自我養成

●以提升技術來說,經驗非常重要。若有「在人前表明意見」的機會,盡可能地去經歷看看

商品訊息簡述:

  • 譯者:張俊翰
  • 出版社:瑞昇

    新功能介紹

  • 出版日期:2016/10/05
  • 語言:繁體中文


菁英商學院教材 商業簡報SOP:成功的演講不需特別的才能!打動人心的勝利方程式

商品網址: http://easyfun.biz/redirect.php?k=55aa603e9044374d866e06eab10f05bf&uid1=&uid2=&uid3=&uid4=&uid5=



文 / 破點 POINT

今年五月,《華爾街日報》稱讚臺灣為「全球的垃圾處理天才」(Taiwan: The World's Geniuses of Garbage Disposal),儼然在宣告臺灣擁有推動「循環經濟」(Circular Economy)的優勢。但是,「循環經濟」究竟是什麼?它如何推動臺灣產業躍然於國際之上?這些疑問,仍深埋不少人心中。

「『循環經濟』是全球趨勢,將廢棄物轉換為再生資源的作法,國外早已在推動;2015年臺灣的資源回收率高達55%,在全球各國中名列前茅,而在如此良好的基礎上,台灣擁有比其他地方更利於推動循環經濟的優勢。」

▲1. REnato lab 的信念是:為每種材料開拓多種用途。圖為再生橫豎瓦楞紙製作而成的「re/Lax」摺凳。

▲2. 廢棄印刷電路板回收材具有沈重與玻璃纖維耐燃的特質,REnato lab 便將之設計為「re/Tool」系列橫式筆座。

▲3. 環保產品只能打著「愛地球」的宣傳方式販售嗎? Jackie不停思考著如何透過結合「設計力」,改變人們的消費行為。

不喊口號,直接「創造」回收材的需求

民國87年開始,臺灣環境政策發起一般大眾的概念與行動,並協助處理業者改善技術,讓廢棄物可做成再生材去生產,成為市面上的「環保產品」;但在Jackie眼中--這雖打下了基礎,卻仍不足以推動循環經濟至更進一步。

市面上的環保產品通常缺乏「設計」,一昧模仿回收材的前身去生產,但回收過程中材料會有一定的耗損,因此在造型、功能上便相對粗糙,使用期也不長;到頭來,人們還是想買最新材質做的酷炫產品,品牌製造商也持續往此方向生產;回收率提高了,但巨量廢棄物仍無法有效地被消耗,天然資源持續被開採。

就如「每一次你花的錢,都是在為你想要的世界投票」這句話,Jackie說,「比起道德口號,流暢的『經濟』才是推動一個理念的最好方法,」他很清楚,這必須供、需之間順暢行進方能達到--「這正是我們(REnato Lab)在做的:以『設計』創造臺灣各產業,以及一般大眾對於回收材的『需求』。」

▲4. Jackie說,「循環經濟」是在現有的經濟架構上,串連產業間不同環節的互利共生,達到「多贏」的局面。

▲5. 難以再生的電子廢棄物,也能透過研發找出其材料特性,再設計成有功用與價值的全新物件。

▲6. REnato lab與電子廢棄物資源回收處理機構「佳龍科技工程」合作,設計出通路與客群廣大的現代家具。圖為以印刷電路板再生成的「re/Deco」壁磚系列。

要推動循環經濟,絕對不能單打獨鬥

談到要如何令各產業願意主動去運用臺灣的「回收材資源」優勢?Jackie說,REnato lab以兩種方式去做到:

第一,創造廢物材的Business Model(商業模式)。透過研發與設計,將臺灣最多、價值最低的廢棄物,轉化成符合市場需求的物件,吸引民眾購買,繼而牽動更多製造商與回收企業投入使用。

第二,媒合臺灣回收與製造企業的交流,促成回收材料運用在多元產品線的合作。

「循環經濟,不是一個企業單打獨鬥便能推動,」REnato lab與許多企業、外部單位,以及各領域的設計師合作,為了讓臺灣各產業親身體驗再生材料的可行性。如與電子廢棄物資源回收處理機構「佳龍科技工程」合作,將過往被視為無用的廢棄印刷電路板,依處理後的特性再設計成「re/Deco」壁磚產品,未來也將供企業翻模生產,期望以現有通路接觸到一般大眾並吸引購買,讓更多業者看到並投入,達到循環的自然運作。

當過往必須付費掩埋、燒化的廢棄物,能被創造出利潤與價值,企業參與、使用回收材的意願便能提高,循環經濟的「再設計」與「生產」也就有了連結--但循環經濟因此流動了嗎?還沒,還差一個重要元素;是你,是我,也就是「大眾」。

▲7. 透過設計讓回收材轉變生活中的迷人物件,民眾接受度高,才能夠形成經濟架構上真正的循環。

▲8. REnato lab 期望透過與各領域產品設計師的合作,找出各回收材對應的產品功能性與價值。當設計師親自體驗了回收材的可能,未來便有更大機會在業界被主動使用。

▲9. 電子廢棄物的循環經濟流程圖,成立兩年來,REnato lab 已進行到「循環材料再設計」,並持續向更完整的循環推進中。

產業要改變,就靠大眾的「丟」和「買」

「令每日的生活成為循環經濟的一部分」,這是REnato lab的宗旨,也是推動循環經濟的最大能源,「民眾是『丟』東西的人,也是『買』東西的人,包辦了『循環經濟』的前後兩端;因此,當民眾有了『永續』的概念,光是『丟』和『買』這兩個動作,就能改變臺灣產業的經濟模式。」

REnato lab在臺北世界設計之都的「國際設計合作計畫」(國際Open Call)專案中,以「Green Ocean 綠潮行動」計畫舉辦了數場工作坊和講座。其中一環,便是設計思考工作坊,目標在於以完整的設計思考流程重新看待一般大眾的廢棄行為,嘗試從中建立起有效率的回收系統。

「在台灣,家電回收率高達60%,但筆電只有10%,透過工作坊與大眾討論,就能了解大家在意的是資料安全,而可能的解決方法是公開透明、令大眾信任的回收系統。」REnato lab也與綠點點點團隊合作,讓大眾透過設計師的建議,將家中的閒棄物,自己動手改造為如全新商品一般,可拿回家重新使用的物品。

「不只是帶動回收材的循環使用,循環經濟更能架構起臺灣企業與企業的合作,緊密民眾與產業之間的供需關係。」Jackie說,材料的重複循環是臺灣極大的優勢,當產業與大眾有了「永續」的共識,便能帶動設計與製造的思維改變,傳統產業也隨之看到更多可能性,我們便能真正宣告--循環經濟的時代,在台灣來到。

看更多《破點POINT》文章

想即時獲知最新設計新知動態,歡迎加入破點 POINT》 Facebook











就是現在:立即行動才能邁向成功



熱情,決定你的前途!



氣度決定一切



換一個方式思考人生



小故事大道理:幸福篇



學會做最好的自己:我們推銷貨品、推銷一項計劃,我們也推銷自己。



氣勢:培養好心態,造就好氣勢



這時候,該怎麼想



淡定力:淡定人生不浮躁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iverat7b5nxb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