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組合分析與管理 | 證券投資概論與財務分析概要 | 富爸爸,提早享受財富(一) |
七大狂銷戰略
商品網址: http://idragon.info/redirect.php?k=8895d576de908c88bae04a619a515d67&uid1=&uid2=&uid3=&uid4=&uid5=
商品訊息功能:
商品訊息描述:
走遍全國,聽到的都是「不景氣」、「東西賣不出去」這樣的聲音。東西賣不出去或許是事實,不過真的完全都是因為不景氣的關係嗎?對於這一點,我倒是有一點意見。 舉例來說,一九九六年,日本的經濟出現了罕見的百分之三的高成長,一般都認為在短期間內不大可能再出現像這樣高的經濟成長率。 但是一九九六年真的是全日本的景氣都很好嗎? 實際上倒也不見得。 當時也聽到很多中小型的包商在抱怨「總公司都遷到中國大陸去了」,要不就是商店街的店家們因為「附近又開了大賣場」而感嘆不已。 所以在我認為,不管日本的經濟出現多麼高的成長,還是不可能讓所有的業者都笑嘻嘻地大賺錢。 當然或許是因為這樣的景氣可能還不夠好。 但是話又說回來,就算經濟成長達到百分之五,也絕不可能因此就讓那些被大型賣場搶去客戶的舊式商店街起死回生。 東西賣不好的時候,所有的人都說「景氣不好」。 但是真正賺到錢的人,絕對不會說「景氣不好」。 綜觀古今中外,哪個經營者不是把成功規因於自己,把失敗歸罪於景氣。 不過就算再不景氣,還是有人可以做生意賺錢。 如果再進一步地探究那些成功的行業,就會發現他們的確有一些會讓人點頭稱是的致勝秘訣。 成功的例子,絕對不是缺乏毅力的經營者,隨隨便便做就可以勝出。在現今的這個時代,不可能容許這樣的事情發生。 景氣好的時候或許誰都可能成功,但是景氣不好的時候,一定是只有最優秀的經營者才能繼續存活,這是絕對正確的。 我把這個稱為「笨拙的子彈,絕對擊不中」。 我認為隨便亂放槍,只要打的數目夠多就多少會擊中是錯誤的觀念。這種屬於或然率的問題,不應該是經營者的理論,而是獎卷方面的問題。 現在這個時代,就算是精確地瞄準之後才射出的子彈,都有可能表現不如預期。 有太多例子顯示,即便是品質精良,被認為絕對可以成為熱門商品的東西,依然賣得不如預期,結果讓許多人因而後悔不已。在這個精確瞄準之後射出的子彈都有可能失誤的時機,隨便亂打,也就是以粗劣的產品而想要來大撈一筆的,根本就是癡人說夢,絕對不可能。 我認為現在這個國家需要的應該是「致勝的方法」。 許多的經營者都在長期的不景氣當中失去自信,也忘記了致勝的方法。 我認為我們現在最迫切需要的就是成功的故事。 比如在新聞媒體上看到的也盡是「破產、失業」這種負面的消息。 我雖然本身曾經是在新聞媒體工作的背景,但是平日對於這樣一面倒式的附和性報導,卻一直存著某種問號。 總是認為「狀況已經夠糟了,再繼續報導這些負面的消息又有什麼意思呢?」 也曾經發生過這樣的狀況。 當時正值日幣升值的不景氣時期,東京的媒體全都到新瀉縣的燕市去進行採訪。燕市是一個必須要高度倚賴出口的知名西式餐具產地,當時我上面的主編就這樣交代新進的導演:「要是到那裡的話,就可以多拍點中小企業經營者苦惱的畫面了。」 電視最重視的就是,是否能「拍到好的畫面」。於是大批的攝影師湧入了燕市。但是大多數的記者都被當地的經營者叱回,因為燕市可是還好好地存活著。雖然日幣升值對這裡的確帶來不小的影響,但是此地早就開始進行以擴大內需為中心的多元化路線發展。特別是將鈦金屬的技術運用到其他方面來生產眼鏡架、高爾夫球桿、熱水壺等等,將生產的範圍擴大到這許多不同的產業。「我們還沒有脆弱到需要讓東京的媒體們來這樣的替我們操心」,這是當地的中小企業經營者們的反應。 但是從電視媒體的報導當中,呈現出的還是「受到日幣升值影響下的燕市」。 畢竟在播映日期都已經決定,而且還花了公司的經費出差來採訪,結果說「事實上並不是這樣」,就算真的老實地這樣跟上面報告,一定也不可能獲得上司的諒解。 我也曾經對手下的年輕記者的採訪發出抱怨。那是一個到當地報導汽車工業不景氣的現場報導,但是我們預定的採訪對象卻還沒有答應接受採訪。結果在報導當中出現的就是,記者們在當地車站附近所採訪到的一些計程車司機,在大嘆「景氣不好」,要不就是以前工廠員工們經常去喝酒的酒館老闆娘抱怨「最近客人很少」這樣的影像。 冷靜地想一下,車站附近的計程車司機,本來就不是什麼特別賺錢的行業,同樣的,要找到一家生意鼎盛的酒店可能反而不容易。也就是說,以上的這些狀況其實都不是最近才發生,和日幣升值或汽車工業不景氣根本就是性質完全不同的兩碼子事。 我認為真正的記者應該逆向思考如何才能使狀況改善,或者是具有比較建設性的見識。 不過很可惜的,這些性質雷同的附和性報導,在泡沫經濟期開始扮演煽動者的角色,在經濟不景氣的時候更是助長這股趨勢火上加油。大眾傳播媒體並沒有回應國民對媒體的期待,這也是我個人也引以為戒的想法。 所以也因為如此,在這本書裡我特別蒐集了許多成功的範例。 藉著介紹這些在這樣的大環境當中還可以獲利的企業,讓大家了解到企業背後的努力,然後和各位讀者一起來想想看如何從中學習他們的經驗。 另外,最重要的就是要打起精神,找回自信。 希望各位在讀完本書之後能夠真的打起精神,這是我寫這本書最大的願望。 如果這本書有幸能成為各位的維他命,這將會是身為作者的我最大的快樂。
商品訊息簡述:
作者: 西村 晃
新功能介紹- 出版社:大都會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新功能介紹 - 出版日期:2004/01/10
- 語言:繁體中文
七大狂銷戰略
商品網址
: http://idragon.info/redirect.php?k=8895d576de908c88bae04a619a515d67&uid1=&uid2=&uid3=&uid4=&uid5=
▲德國球星穆勒慶祝拜仁拿下四連霸(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記者林育正/綜合報導
德國雖然貴為世界足球強權,但德甲聯賽也有球隊間實力失衡的現象;豪門拜仁慕尼黑已奪下史無前例的四連霸,因此國內也出現讓德甲增設季後賽的制度,讓前四名的隊伍到季末還有機會一搏,爭奪冠軍頭銜。
德甲強權多特蒙德總教練圖赫爾(Thomas Tuchel)和勒沃庫森球團前執行長霍茲豪斯(Wolfgang Holzhauser)皆表示,贊成德甲聯賽增設季後賽的制度,增加比賽熱度和可看性。
霍茲豪斯日前接受德國足球雜誌《kicker》訪問,透露增設季後賽的討論程度更甚以往,他說:「增加季後賽能讓德甲更成功,畢竟聯賽長期由同一支球隊稱霸不是好事。」圖赫爾也說,「季後賽制度並非不可行,基本上我對改變規則非常開放。」
近年歐洲足球豪門壟斷冠軍情況嚴重,德國由拜仁慕尼黑拿下四連霸,義大利的尤文圖斯完成五連霸,西甲近年以皇馬、巴塞隆納、馬德里競技狀況最佳,上季英超由黑馬萊切斯特城奪冠前,連續幾年都是由曼聯、曼城或是切爾西稱霸。
目前美國足球大聯盟《MLS》為全球少數採用季後賽制度的聯盟,歐洲主流聯賽皆以積分決定名次,因次許多豪門球隊在聯賽結束前幾週就已確定封王,讓剩餘賽程淪為垃圾時間。
?接收更多精彩賽事,歡迎加入《ETtoday運動雲》粉絲團
★圖片為版權照片,由達志影像供《ETtoday東森新聞雲》專用,任何網站、報刊、電視台未經達志影像許可,不得部分或全部轉載!
專業投機原理Ⅱ | 前進中國基金的第一本書 | 阪田法K線成交量(新版) | |||
機械化交易新解:技術指標進化論 | 呆薪族也開竅的快樂理財書 | 原物料投資一本通:認識世界經濟,掌握投資脈動,你一定要搞懂這些原物料商品 | |||
贏家理財 和你想的不一樣:沒學過也看得懂的投資理財書 | 12位理財達人的投資秘笈 | 學會富習慣,鈔票永遠花不完:教你擺脫窮忙,駕馭財富的黃金12法則 |
留言列表